首页工业软件软件产品资讯

工业软件发展现状与成都建议

章静伟2022-04-30 12:37:21 266
工业软件发展现状与成都建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软件是现代工业的灵魂,承载了人类工业化进程中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在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01

国内外发展情况





全球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从设备自动化时代向数据自动化时代转变,“硬件是骨架、软件是灵魂、数据是血液”特征更加突出,以美、德、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长期占据全球工业软件的制高点。


01

 
美国

政府层面,美国把工业软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将建模、模拟和分析的高性能计算视为维系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战略的王牌。2018年,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推出了总投入15亿美元的电子复兴计划(ERI),其中EDA软件巨头Cadence获得了第一批最高资助额2410万美元。企业层面,2014年GE牵头组建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发布了Predix平台,覆盖电信服务、通信设备、工业制造、数据分析和芯片技术等产品和服务,在航空、医疗、生物制药、半导体芯片等先进制造领域,提供了典型应用案例。

02

 
德国

政府层面,基于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和工业管理软件等方面的优势,德国政府出台了《工业4.0》《德国工业战略2030》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科研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合力,设置开放式课题逐一完成工业软件等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层面,以西门子、博世等为代表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和工业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据工业4.0的体系标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研发、推广各类工业软件,加快实现工业4.0体系建设。

03

 
日本
政府层面,大力实施“互联工业”战略,重点推动企业之间的连接,推动构建所有企业都受益的互联工业体系,解决不同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互联制造”问题,让企业通过基于“宽松标准”的接口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互联工厂”的生态格局。企业层面,成立了日本工业价值链促进会(IVI),拥有三菱电机、富士通、东芝、日立等日本制造企业、设备厂商、系统集成企业等在内的700多名成员。
国内


国内工业软件发展态势良好,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工业软件90%以上依靠进口,市场份额仅占全球的5.5%左右。



工业软件基础深厚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知识资源,为工业软件发展奠定了数据基础和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应用场景众多,工业全流程涉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经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存在多种业务需求。此外,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制造业新模式不断发展,为工业软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领军企业竞相布局
中航工业积极推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建设”,以工业软件为具体抓手,形成结构化、软件化模型库,提升型号研制的协同工作效率。海尔积极推进COSMO平台建设,开发与工业技术相对应的功能模块及工业软件。华为、三一重工、徐工等标杆企业纷纷布局工业软件发展战略重点,以获得未来行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顶层设计逐渐完善
从2017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点示范、创新工程等政策,先后形成了1.0和2.0版框架体系。中国信通院牵头成立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AII),在体系架构、标准研制、试验验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现从0到1的突破,建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大国家顶级节点。
部分城市


随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不断融合演进,主要城市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实践。


上海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在汽车、装备、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且产业链配套较为齐全;互联网方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后来者居上、发展势头强劲,在发展工业互联网上具有双重优势,成为国内布局工业互联网最早的城市。2020年,发布了《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实施“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瞄准新一轮产业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由政府主导1.0阶段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2.0阶段迈进,上海工业互联网由理念倡导加速走向落地深耕阶段。

杭州
2013年开始,杭州就在工业互联网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通过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上云”,完成了工业互联网发展初期的自动化补课、数字化改造、网络化提升、智能化突破四个阶段。进入2018年,杭州大力推进“1+N”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推动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同时打造N个行业级、区域级和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青岛
依托已有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青岛推动制造业与海尔平台强强联合,2017年率先开展制造“触网”。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为“神经中枢”,以链主企业工业互联网子平台为“神经节点”,形成了“一超多专”平台发展格局。通过横向开放与垂直行业纵向深耕,打造青岛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图片


图片
02

成都发展现状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